重庆“寨主”首创赶集直播 “农地云拼”为农户开拓新销路
“大家请看,这是现杀的黑毛猪儿,五花三层肉33元一斤!手慢无哟!”6月9日是重庆市永川区吉安镇赶集的日子,清晨6点,永川区南大街黄瓜山村民陈诚就来到集市卖力地推销新鲜的黑毛猪肉。不过,他推销的对象并非赶集的本地人,而是拼多多直播间里的数千名网友。

重庆“寨主”首创赶集直播 “农地云拼”为农户开拓新销路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2-06-23

“大家请看,这是现杀的黑毛猪儿,五花三层肉33元一斤!手慢无哟!”6月9日是重庆市永川区吉安镇赶集的日子,清晨6点,永川区南大街黄瓜山村民陈诚就来到集市卖力地推销新鲜的黑毛猪肉。不过,他推销的对象并非赶集的本地人,而是拼多多直播间里的数千名网友。

随着热情的吆喝,屏幕上迅速出现“我要5斤五花肉”“要个猪蹄子”等。仅仅2小时后,陈诚带货的两头黑毛猪就销售一空。

陈诚夫妇为拼多多直播间的消费者“代购”蔬菜。通讯员 张慧 摄
陈诚夫妇为拼多多直播间的消费者“代购”蔬菜。通讯员 张慧 摄

而这对于陈诚来说,只是每月9场直播赶集中的一次。自2020年首次在拼多多平台直播赶集,他已经直播近百余场,有了超5万粉丝,店铺销量也达到“10万+”级。

拼多多直播间里,消费者通过“云赶集”选购土货。拼多多供图 华龙网发
拼多多直播间里,消费者通过“云赶集”选购土货。拼多多供图 华龙网发

随着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深入田间地头,像黄瓜山这样的农村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发生极大的改变——农村“土货”飞出大山变身新产品、农民变成“新农人”、数据变成新农资、快递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

首创赶集直播解“舌尖上的乡愁”

在拼多多直播间,陈诚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寨主”,他每月直播带货销售额可达50万元左右。但登上直播“舞台”,其实一开始并不在他的计划中。

主播陈诚(左二)、张吉玲(左一)夫妇正用手机在拼多多直播间为网友选购土猪肉。张锦辉 摄
主播陈诚(左二)、张吉玲(左一)夫妇正用手机在拼多多直播间为网友选购土猪肉。张锦辉 摄

2017年前,陈诚在北京从事商务工作,并接触到电商。虽然人在外地,但陈诚的口味一直没变,只吃得惯家乡的农产品,不时让家人从永川寄土菜、鸡鸭等。2017年,陈诚决定回永川老家创业,其首先想到的就是通过电商把永川的“美味”销往外地。

“当时选平台也是‘货比三家’。”陈诚回忆,创业之初,他在多个电商平台都开设了店铺。一段时间后,他发现拼多多的用户多,且人情味浓,便把“主战场”移到这里。

“味道最能抓住人心,有不少愿意为乡土味道付费的消费者,其中不乏每周都在回购蔬菜的‘铁粉’。”陈诚说。

大家喜欢买什么?陈诚介绍,就拿黄瓜山村来说,这里四季蔬果不断。春天有楠竹笋,夏天有藠头、李子,秋天盛产黄花梨和黄瓜山梨,冬天出甜圆白萝卜。加上一年到头都有的土鸡、鸭、鹅,家养土猪、生态鱼等,都是消费者们的心头好。

为了更好地展示这些“土生土长”的农产品,2020年,陈诚开启了直播,带着大家走家串户到田间地头“买买买”。在他的直播间中,主播不是重点,“主角”是栽种在地里的各种蔬菜水果,在田间活蹦乱跳的家禽,“是不是土货,一目了然”。

但是,走家串户的农产品很零散,常常满足不了消费者各种各样的农产品需求。一次,去周边场镇赶集,看着种类丰富的农产品,陈诚萌生了直播赶集的念头:集市上要啥有啥,而且还特别有氛围,很适合直播。

说干就干!很快,陈诚便开启了“赶集直播”,在每月逢2、5、9的日子带着直播间的消费者一起赶集,而这一模式彼时在电商平台尚属首创。

主播陈诚夫妇正用“秒拼”功能在直播间上农产品链接。通讯员 张慧 摄
主播陈诚夫妇正用“秒拼”功能在直播间上农产品链接。通讯员 张慧 摄

秒拼模式助乡村主播灵活“带货”

“寨主,快去看看上次那个爷爷来没有,我要买他的空心菜。”

在6月9日上午的赶集直播中,评论里“爷爷”出现了多次。陈诚说,大家口中的爷爷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偶尔会在集市上卖点空心菜、黄瓜、辣椒等。一来大家觉得老人卖菜不容易,二来老人的菜也确实好吃,因此每次大家都让看看他在不在。

很快,陈诚就找到了老人。“要2斤空心菜,发顺丰。”“我要4斤辣椒,今天能发吗?”“爷爷是不是在卖茄子?我要2斤。”很快,老人的菜又被一抢而空。

上链接、下单、付款……陈诚一边带着大家逛集市,一边在直播间后台熟练地操作着,“跟其它直播间不同,拼多多的‘秒拼’功能太好用了,特别适合像我们这样的卖家。”

所谓的“秒拼”功能,是在商家直播间下方设有秒拼按钮,点击此按钮即可创建秒拼商品,价格自行设置。对陈诚来说,他只需要一步就可以自动拍摄/上传商品图片创建商品,商品创建后,用户端直播间便会立刻出现该商品链接并置顶,消费者可精准下单,加快了“带货”速度。

平台提供技术支持,消费者体验好,自然就愿做回头客。一到赶集的日子,许多“铁粉”就定好闹钟,准时观看陈诚的赶集直播。

“‘云赶集’也快活。”陈诚说,他的“粉丝”遍布全国,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为主,年龄从20多岁到80多岁都有。其中一位远嫁外地的永川老奶奶通过直播买到地道蔬菜后,专门回到直播间来感谢:“幸亏你们,我又吃到了出嫁前的家乡味!”

主播陈诚将代购的农产品装车准备及时发货。通讯员 张慧 摄
主播陈诚将代购的农产品装车准备及时发货。通讯员 张慧 摄

“农地云拼”为农户开拓新销路

如今,陈诚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每当有空,他就会一家家走访当地农户,收购各家的农产品。

“杨爷爷家的藠头好,姚阿姨家的土鸡都是跑山鸡,李爷爷家的鹅肉质嫩。”说起各家的“拳头产品”,陈诚如数家珍。

“小陈不错,收购东西价格公道,我不用把菜和鸡鸭拉到集市上卖,也不担心没有销路了。”70岁的黄瓜山村民李大爷是陈诚的“供货商”之一。他说,陈诚态度好,讲信誉,村里的人都很信任这位“主播”。

据不完全统计,与陈诚合作的农户涉及永川南大街、吉安、朱沱等多个镇街,总数超过200家。通过陈诚的直播间,这些土货也“飞”到了全国各地的餐桌上。

据悉,随着直播等技术基础设施的搭建,越来越多的农产品正通过拼多多实现有效上行,越来越多大山深处的优质农产品开始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人的餐桌。

业内人士认为,以拼多多为代表的新电商平台推动生产方和用户之间的直接对接,使得供应链缩短,极大丰富了全国消费者的农产品选择空间。

主播陈诚在农户家为预订农产品的网友下单。张锦辉 摄
主播陈诚在农户家为预订农产品的网友下单。张锦辉 摄

“随着拼购模式日趋成熟,拼多多首创的‘农地云拼’模式,将分散的农业产能和分散的农产品需求在云端拼在了一起,形成一个虚拟的全国市场。”拼多多相关负责人介绍,拼多多通过在“云端”对接供给和需求,让小农户直接面对平台上众多的消费者,以“农地云拼”模式为小散农产品“拼”出了大市场。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拼多多平台累计产生了610亿件订单,同比增长59%,特别是在农产品“零佣金”以及重投农业策略下,平台涉农订单的增幅尤为显著。

拼多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拼多多将继续深化农业数字化,以推动更多的农产区、农户直连数字经济,持续钻研“社会责任”大课题,努力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李康)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重庆“寨主”首创赶集直播 “农地云拼”为农户开拓新销路

2022-06-23 11:33:58 来源:

“大家请看,这是现杀的黑毛猪儿,五花三层肉33元一斤!手慢无哟!”6月9日是重庆市永川区吉安镇赶集的日子,清晨6点,永川区南大街黄瓜山村民陈诚就来到集市卖力地推销新鲜的黑毛猪肉。不过,他推销的对象并非赶集的本地人,而是拼多多直播间里的数千名网友。

随着热情的吆喝,屏幕上迅速出现“我要5斤五花肉”“要个猪蹄子”等。仅仅2小时后,陈诚带货的两头黑毛猪就销售一空。

陈诚夫妇为拼多多直播间的消费者“代购”蔬菜。通讯员 张慧 摄
陈诚夫妇为拼多多直播间的消费者“代购”蔬菜。通讯员 张慧 摄

而这对于陈诚来说,只是每月9场直播赶集中的一次。自2020年首次在拼多多平台直播赶集,他已经直播近百余场,有了超5万粉丝,店铺销量也达到“10万+”级。

拼多多直播间里,消费者通过“云赶集”选购土货。拼多多供图 华龙网发
拼多多直播间里,消费者通过“云赶集”选购土货。拼多多供图 华龙网发

随着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深入田间地头,像黄瓜山这样的农村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发生极大的改变——农村“土货”飞出大山变身新产品、农民变成“新农人”、数据变成新农资、快递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

首创赶集直播解“舌尖上的乡愁”

在拼多多直播间,陈诚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寨主”,他每月直播带货销售额可达50万元左右。但登上直播“舞台”,其实一开始并不在他的计划中。

主播陈诚(左二)、张吉玲(左一)夫妇正用手机在拼多多直播间为网友选购土猪肉。张锦辉 摄
主播陈诚(左二)、张吉玲(左一)夫妇正用手机在拼多多直播间为网友选购土猪肉。张锦辉 摄

2017年前,陈诚在北京从事商务工作,并接触到电商。虽然人在外地,但陈诚的口味一直没变,只吃得惯家乡的农产品,不时让家人从永川寄土菜、鸡鸭等。2017年,陈诚决定回永川老家创业,其首先想到的就是通过电商把永川的“美味”销往外地。

“当时选平台也是‘货比三家’。”陈诚回忆,创业之初,他在多个电商平台都开设了店铺。一段时间后,他发现拼多多的用户多,且人情味浓,便把“主战场”移到这里。

“味道最能抓住人心,有不少愿意为乡土味道付费的消费者,其中不乏每周都在回购蔬菜的‘铁粉’。”陈诚说。

大家喜欢买什么?陈诚介绍,就拿黄瓜山村来说,这里四季蔬果不断。春天有楠竹笋,夏天有藠头、李子,秋天盛产黄花梨和黄瓜山梨,冬天出甜圆白萝卜。加上一年到头都有的土鸡、鸭、鹅,家养土猪、生态鱼等,都是消费者们的心头好。

为了更好地展示这些“土生土长”的农产品,2020年,陈诚开启了直播,带着大家走家串户到田间地头“买买买”。在他的直播间中,主播不是重点,“主角”是栽种在地里的各种蔬菜水果,在田间活蹦乱跳的家禽,“是不是土货,一目了然”。

但是,走家串户的农产品很零散,常常满足不了消费者各种各样的农产品需求。一次,去周边场镇赶集,看着种类丰富的农产品,陈诚萌生了直播赶集的念头:集市上要啥有啥,而且还特别有氛围,很适合直播。

说干就干!很快,陈诚便开启了“赶集直播”,在每月逢2、5、9的日子带着直播间的消费者一起赶集,而这一模式彼时在电商平台尚属首创。

主播陈诚夫妇正用“秒拼”功能在直播间上农产品链接。通讯员 张慧 摄
主播陈诚夫妇正用“秒拼”功能在直播间上农产品链接。通讯员 张慧 摄

秒拼模式助乡村主播灵活“带货”

“寨主,快去看看上次那个爷爷来没有,我要买他的空心菜。”

在6月9日上午的赶集直播中,评论里“爷爷”出现了多次。陈诚说,大家口中的爷爷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偶尔会在集市上卖点空心菜、黄瓜、辣椒等。一来大家觉得老人卖菜不容易,二来老人的菜也确实好吃,因此每次大家都让看看他在不在。

很快,陈诚就找到了老人。“要2斤空心菜,发顺丰。”“我要4斤辣椒,今天能发吗?”“爷爷是不是在卖茄子?我要2斤。”很快,老人的菜又被一抢而空。

上链接、下单、付款……陈诚一边带着大家逛集市,一边在直播间后台熟练地操作着,“跟其它直播间不同,拼多多的‘秒拼’功能太好用了,特别适合像我们这样的卖家。”

所谓的“秒拼”功能,是在商家直播间下方设有秒拼按钮,点击此按钮即可创建秒拼商品,价格自行设置。对陈诚来说,他只需要一步就可以自动拍摄/上传商品图片创建商品,商品创建后,用户端直播间便会立刻出现该商品链接并置顶,消费者可精准下单,加快了“带货”速度。

平台提供技术支持,消费者体验好,自然就愿做回头客。一到赶集的日子,许多“铁粉”就定好闹钟,准时观看陈诚的赶集直播。

“‘云赶集’也快活。”陈诚说,他的“粉丝”遍布全国,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为主,年龄从20多岁到80多岁都有。其中一位远嫁外地的永川老奶奶通过直播买到地道蔬菜后,专门回到直播间来感谢:“幸亏你们,我又吃到了出嫁前的家乡味!”

主播陈诚将代购的农产品装车准备及时发货。通讯员 张慧 摄
主播陈诚将代购的农产品装车准备及时发货。通讯员 张慧 摄

“农地云拼”为农户开拓新销路

如今,陈诚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每当有空,他就会一家家走访当地农户,收购各家的农产品。

“杨爷爷家的藠头好,姚阿姨家的土鸡都是跑山鸡,李爷爷家的鹅肉质嫩。”说起各家的“拳头产品”,陈诚如数家珍。

“小陈不错,收购东西价格公道,我不用把菜和鸡鸭拉到集市上卖,也不担心没有销路了。”70岁的黄瓜山村民李大爷是陈诚的“供货商”之一。他说,陈诚态度好,讲信誉,村里的人都很信任这位“主播”。

据不完全统计,与陈诚合作的农户涉及永川南大街、吉安、朱沱等多个镇街,总数超过200家。通过陈诚的直播间,这些土货也“飞”到了全国各地的餐桌上。

据悉,随着直播等技术基础设施的搭建,越来越多的农产品正通过拼多多实现有效上行,越来越多大山深处的优质农产品开始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人的餐桌。

业内人士认为,以拼多多为代表的新电商平台推动生产方和用户之间的直接对接,使得供应链缩短,极大丰富了全国消费者的农产品选择空间。

主播陈诚在农户家为预订农产品的网友下单。张锦辉 摄
主播陈诚在农户家为预订农产品的网友下单。张锦辉 摄

“随着拼购模式日趋成熟,拼多多首创的‘农地云拼’模式,将分散的农业产能和分散的农产品需求在云端拼在了一起,形成一个虚拟的全国市场。”拼多多相关负责人介绍,拼多多通过在“云端”对接供给和需求,让小农户直接面对平台上众多的消费者,以“农地云拼”模式为小散农产品“拼”出了大市场。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拼多多平台累计产生了610亿件订单,同比增长59%,特别是在农产品“零佣金”以及重投农业策略下,平台涉农订单的增幅尤为显著。

拼多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拼多多将继续深化农业数字化,以推动更多的农产区、农户直连数字经济,持续钻研“社会责任”大课题,努力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李康)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王婷婷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