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珞璜镇“小岚垭土货”电商平台助力乡村振兴之路 单月销量最高达15万元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11日18时讯(通讯员 庞俊梅)“余书记,我听李市镇洞塘村朋友说他们村土鸡蛋滞销,您看咱要不当回雷锋,直播带货卖鸡蛋?”3月4日深夜,重庆市江津区珞璜镇“小岚垭土货”电商平台负责人彭洪伟通过电话与该村党委书记余波涛商量。
“这是大好事,必须干得起!”第二天天一亮,余波涛便驱车到洞塘村洽谈代销事宜,彭洪伟也不闲,着手编写文案。通过线上直播带货,仅3月6日,就销售土鸡蛋6000余个。
事实上,这并不是平台第一次通过直播带货帮群众解决滞销难题。2020年7月,江津区白沙镇复建村糯玉米滞销,平台也主动担责,一天代销糯玉米5000余斤。

应运而生:让村民放宽心抗疫
故事要回到一年前:2020年2月,小岚垭村的村干部挨家挨户开展防疫检查,却被着急的村民出了难题,“你们不让赶场可以,先帮忙把我们的鸡鸭卖了来!”同志们深知这为难背后的辛酸,鸡鸭多喂一天就多消耗几十斤粮食,便自发组织通过微信朋友圈代销,没想到信息一发出便得到很多好心人支持。

这可乐坏了大家,一个大胆的想法应运而生:小岚垭村山多、林密、水好、土货多,城里人土货需求量大、购买力强,不如成立个电商平台,抗疫又创收。说干就干,一个月半不到,“小岚垭土货”电商平台就正式挂牌。
借力出拳:把身残志坚的电商人才引进来
但问题也接踵而至:电商平台需人专管专营,基层事多,根本腾不出人手;做电商要流量、客源,基层同志又不懂运营,结果起早贪黑忙活了个把月,效果却十分有限。

大家也在摸爬滚打里得出共识:要想把平台运营好,只有借力出拳,让专业人干专业事。村里立马想到本镇身残志坚的青年彭洪伟,他运营的“珞璜生活”微信公众号有十万余粉丝,本人也有投身农村电商事业的激情,何不创新模式,引他这个电商人才来入股?

搭台延链:把延长产业链的举措做实来
有了专业人才助阵,平台运营模式变成时下最流行的网红直播带货,2个月不到销售业绩就翻了两番。谁知,爬过深沟又遇坎。原来,村民散养散种的土鸡土鸭、蔬果花茶根本无法满足全网需求。更让人头疼的是,极个别村民缺乏诚信意识,瞅见平台销量好,便开始盘算涨价,平台从愁“客源”变为愁“货源”。

2020年7月18日,小岚垭村召开了一场特殊的院坝会,镇驻村领导、村干部、电商平台负责人、村民代表齐坐一堂,群策群力,商议出稳货源、扩货源“三好”举措,即:用好“地”。因地制宜建立农村合作社,大力发展“种养销游”一体化产业项目。找好“货”,由镇里牵头,帮助平台跟镇内外养殖大户建立营销合作关系。树好“信”。提前与村民签订保底采销合同,并走村入户开展诚信宣传。
截至今年3月,小岚垭村扶持种养殖大户8个,对接拟到村投资客商3个,指导平台与区内种养殖大户签订代销协议16份,“小岚垭土货”电商平台累计创收50多万元,单月销量最高达15万元,原来的落后村摇身变成了镇里抓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的先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