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利用航天“黑科技”研发为手机充电的保温杯

中国科学家利用航天“黑科技”研发为手机充电的保温杯

来源:新华社2021-01-12

新华社北京电(记者 袁全)保温杯、充电宝,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碰撞在一起,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中国的航天专家以现有充电宝技术为原型,通过航天领域高性能热电转化技术,经民用转化,打造了一款水杯型手机充电器。

热电设备由可将温差转换为电能的材料制成。在航天领域,热电设备可收集多余的热量并产生电能,替代航天器上的电池。

中国科学家希望利用这种太空热电技术来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

来自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已开发出一种装有热电芯片的保温杯,它可将100摄氏度水温产生的热量转化为电能,为智能手机充电。

说起研发初衷,首席研究员马伟说,人们对手机的需求越来越多,但也经常面临出行时无法及时充电的问题。这款采用充电宝与水杯一体化设计的产品,可让热水成为“电源”。

在研究员提供的一段演示视频中,热电芯片嵌入在水杯的杯盖中,杯盖上带有USB充电端口。当研究人员通过数据线将一部iPhone手机连接到杯盖时,手机屏幕上的电池图标立即变为绿色,中间的闪电标志表明手机正在充电中。

“我们发现,将300至500毫升的沸水倒入杯中后,水杯可为手机持续提供20至30分钟的电量。”研究团队成员盛江告诉记者。

这个保温杯还可为笔记本电脑、相机和其他低功耗家用电器充电。

研究人员正在寻求与企业合作将产品推向市场,预估价格在150元至200元人民币之间。

因为嵌入热电芯片,导致这款保温杯比市场上相同大小的产品重约200克。但盛江说,研究人员选用航天器上常用的一款轻质隔热材料做容器,替代常见的不锈钢保温胆,如此可减轻水杯50克到100克的重量,方便消费者携带。

盛江还强调了保温杯的安全性,表示水杯的发电电压低于人体安全电压,安全可靠,不会出现传统充电器因过热、暴晒短路等引发的爆炸风险。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中国科学家利用航天“黑科技”研发为手机充电的保温杯

2021-01-12 23:31:16 来源: 0 条评论

新华社北京电(记者 袁全)保温杯、充电宝,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碰撞在一起,会擦出怎样的火花?中国的航天专家以现有充电宝技术为原型,通过航天领域高性能热电转化技术,经民用转化,打造了一款水杯型手机充电器。

热电设备由可将温差转换为电能的材料制成。在航天领域,热电设备可收集多余的热量并产生电能,替代航天器上的电池。

中国科学家希望利用这种太空热电技术来改善人们的日常生活。

来自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已开发出一种装有热电芯片的保温杯,它可将100摄氏度水温产生的热量转化为电能,为智能手机充电。

说起研发初衷,首席研究员马伟说,人们对手机的需求越来越多,但也经常面临出行时无法及时充电的问题。这款采用充电宝与水杯一体化设计的产品,可让热水成为“电源”。

在研究员提供的一段演示视频中,热电芯片嵌入在水杯的杯盖中,杯盖上带有USB充电端口。当研究人员通过数据线将一部iPhone手机连接到杯盖时,手机屏幕上的电池图标立即变为绿色,中间的闪电标志表明手机正在充电中。

“我们发现,将300至500毫升的沸水倒入杯中后,水杯可为手机持续提供20至30分钟的电量。”研究团队成员盛江告诉记者。

这个保温杯还可为笔记本电脑、相机和其他低功耗家用电器充电。

研究人员正在寻求与企业合作将产品推向市场,预估价格在150元至200元人民币之间。

因为嵌入热电芯片,导致这款保温杯比市场上相同大小的产品重约200克。但盛江说,研究人员选用航天器上常用的一款轻质隔热材料做容器,替代常见的不锈钢保温胆,如此可减轻水杯50克到100克的重量,方便消费者携带。

盛江还强调了保温杯的安全性,表示水杯的发电电压低于人体安全电压,安全可靠,不会出现传统充电器因过热、暴晒短路等引发的爆炸风险。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淼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